赵春兰 – 鄢陵县人民文化馆|汝阳县文化馆|汝阳县人民文化馆官网
您好,欢迎来到汝阳县文化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赵春兰

494次浏览

赵春兰同志生于1925年,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任登山农业合作社社长,人民公社后任登山大队党支部书记,从1960年起,他带领全村干群开始了改山治水的艰苦创业,为登山村的面貌改变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创造了曾与“红旗渠精神”齐名的“登山精神”。曾兼任十八盘公社党委委员、副书记,中共汝阳县委常委、洛阳地委委员、省农业劳动模范。由于积劳成疾,于1981年2月28日病逝,年仅56岁,生前他坚持 “五不 “原则:不转户口、不要工资、不定级别、不脱离劳动、不离开登山。中共汝阳县委、县人民政府为表彰赵春兰对登山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于1991年 10月15日建造了赵春兰纪念亭。
一九六四年春天,位于豫西深山区的汝阳县十八盘公社登山大队遭受了一场三年自然灾害的沉重打击。饥饿、贫穷像一头头恶狼时刻威胁着登山大队710口人的生命。重重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赵春兰的肩上。但是,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700多名勤劳的人民,有党的领导,只要依靠群众、跟党走,就算有天大的困难,也一定能够克服。
这位党支部书记一上任就到最困难的登山洼生产队去了解情况。夜深了,赵春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在想,如何才能在深山沟里创造出更多的土地?如何才能让庄稼茂盛生长,解决村民吃饭问题?当时,恰逢全国农村上下“学大寨”的高潮,他带领党员和生产队长,到大寨去考察。考察回来后,赵春兰心里有了数:学大寨,修梯田!说干就干,他当即召集党员干部开会。“赵春兰瘦瘦高高的,说话算数,在群众当中有威信。群众一被他号召,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劲儿。”时任村妇女主任梁素琴回忆道。大家的思想很快统一起来,赵春兰带领登山人向群山“宣战”:“宁愿苦干改山河,不甘苦熬度日月!”一分安排,九分落实,说干就干。?怎么办?遇到困难问群众!赵春兰带领大家仿照大寨的样子开始在登山洼生产队垒石磷做试点,问题接踵而来,有的垒得直、有的斜,有的垒不高、有的总坍塌。赵春兰把全体党员和生产队队长召集起来,开会想办法,集思广益。经过反复实验,在失败了无数次后,终于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双曲拱石磷梯田”。?解决了石磷不坍塌的问题后,人们种上了玉米,长势喜人,当大家憧憬着丰收美景时,一场暴雨又给人们当头浇了冷水,原来石磷的缝隙太大,暴雨把泥土给冲走了。看到这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赵春兰比谁都心疼,他把党员召集到石磷下开会,经过这次教训又总结出了垒石磷梯田的方法:三分垒,七分填,大石头垒骨架,小石头填缝隙,细沙土覆盖,层层夯实,这样就不会跑水了。
智慧来自群众,办法来自群众。就这样,在赵春兰的带领下,登山人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探索,总结出了登山梯田“弯、厚、拱、长、平”的五字秘诀。登山洼生产队七亩实验梯田建成后,红薯亩产达到了2500公斤,全大队人都来分享这成功的喜悦。
赵春兰没有被这小小的胜利挡住眼睛,他的目光转向了登山大队所有的坡坡岭岭。他再次带领人去大寨考察学习,带领党员、群众学习毛主席的《愚公移山》,在滴水沟生产队的西岭上召开群众大会,他激昂地说:“太行、王屋两座山,那么高,那么大,愚公已经90岁了,还下决心移走它,难道我们还能垒不起这小小的几道石磷吗?”这时,许多党员、群众站了出来,纷纷表示,不把全大队的900多道石磷垒起,决不收兵!
决心来自群众,信心来自群众。试验成功后,登山村开始大规模修梯田。一条扁担,两个箩筐;一把镢头,两根钢钎,就是他们与大山开战的武器。没有钱买炸药,他们就用硝酸胺和锯末土法制造炸药;没有足够的钢钎,他们就用栎木棍代替。那时候干活,“白天一把锁,晚上一盏灯;一天三送饭,晚上加班干”。村里抽调青壮劳动力组成的专业队是‘正规军’一年四季不间断的干,农闲时全村人齐上阵。专业队人员天天与石头打交道,手磨出了血,没有钱买手套,就把蚕茧套在手指上接着干。下雨天人们戴着雨帽干活很不方便,就把塑料纸披在身上继续干活。为了节省时间,尽快把石磷垒好,伙房就扎在工地上。登山洼生产队的曾庆省,手上裂开了十几道血口子,仍然继续坚持干活。滴水沟生产队的代清福,劳累过度,积劳成疾,晚年卧床不起,把青春献给了大山。
“老书记带领大家用了近10年时间,建成水平梯田550亩,把层层梯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由100多斤增加到八九百斤,基本解决了全村的温饱问题。”李东庆回忆时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十年改土是登山人民战天斗地跨出的历史性一步,他们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行动的方案,三战登山洼、五战滴水沟、搬倒小山丘120座,造出小平 原550亩。在革命生产的实践中,他们培养了一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钢铁队伍,培育出了一位钢筋铁骨民兵突击队队长——全国四届、五届人大代表李维 新,总结出了建造双曲拱石磷梯田“弯、厚、拱、长、平”的宝贵经验,留下了“干部干部,要先干一步”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登山精神。
登山洼、滴水沟、张飞崖、阳坡一个个生产队的贫瘠土地在登山人的手扛肩挑干下,经过十年改土,八年治水,七年综合治理,变成了肥沃梯田。历经二十五年,共垒成双曲拱石磷950道,长250多华里,动用土石方125万多方,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550亩,占耕地的95%以上,人均0.8亩,把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干成了保土、保水、保肥“三保田”。
宏伟蓝图眼前绘,群众冷暖记心头。几年来的梯田建设,群众的吃饭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赵春兰意识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天职,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赵春兰组织人员先后建立了算盘厂、鞭炮厂,建起了一座18千瓦和一座55千瓦的水利发电站,使登山大队群众率先用上了电。赵春兰一身正气,不怕恶人、不怕坏人,但他最怕老百姓:怕老百姓填不饱肚子,怕老百姓住不上房子,怕老百姓穿不暖衣服。
1978年,经常关心别人病苦的赵春兰突然病倒了,在生病住院期间仍惦记着登山的发展,在他嘴里整天念叨的还是登山、梯田、水、房子,关心的还是登山群众的生活。待病情稍微稳定时,多次要求回来继续战天斗地,他认为还有很多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完成。对照顾他的登山大队副支书曾中坡说:“山路还不平整、学校还非常简陋,有的群众还没有住上瓦房,这些事情还没有干好,我死不瞑目呀!”。在弥留之际,赵春兰对儿子、儿媳说:“要听党的话,以人民为重”。要求死后埋葬在生他养他的这片大地上,他要亲眼看着道路修建平整、学校改变面貌,群众住上新房,陪伴着登山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由于积劳成疾,赵春兰于1981年2月28日病逝,年仅56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惦记的还是登山村的发展,对前去探病的村民说:“我死后一定要埋在家乡的土地上,我要看着登山人过上好日子。”
赵春兰虽然身体倒下了,但由他亲手缔造的“登山精神”,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登山人民的心中。他一心为群众的高尚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他带领等山村党员干部群众提出了条件差难不倒、灾害多吓不倒、歪风邪气吹不到、成绩大喜不倒、荣誉高夸不倒“五不倒”精神,如今已成为汝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汝阳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如何更好地将“登山精神”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强大动力?汝阳县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就提出了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赵春兰,做群众满意好党员好干部”的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推行“一线为民”工作法,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学习登山精神与焦裕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今年4月,县委组织部牵头有关部门对原有的登山精神展览馆进行了提质改造,并对展馆内部进行重新布展,努力打造包括登山精神展览馆、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地。
身边有榜样,行动更自觉。近段时间,全县各单位积极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到登山村实地观展学习,并围绕“学习登山精神,争做人民公仆”这一主题展开了思想大讨论。党员干部纷纷以焦裕禄精神和登山精神为镜子,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以实际行动扎实践行着“登山精神”、践行着群众路线。
“他贫穷,一生粗茶淡饭,没有任何积蓄;他廉洁,始终两袖清风,表里如一;他固执,一心治山造山,心无旁骛,千曲百折不回头……”在登山精神展览馆留言簿上,一名党员干部参观后留下了真切的话语。登山精神渐入人心,学典型、转作风已成为汝阳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登山精神”是盏灯,照亮着登山。如今的登山,梯田如画,万木葱茏;“登山精神”是面旗,激励着汝阳。如今的汝阳,党旗招展,千帆竞发!
“登山精神”不会老去,必将被汝阳人民代代相传;“登山精神
”更不会褪色,必将在汝阳大地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