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村:特色木偶戏源远流长 – 鄢陵县人民文化馆|汝阳县文化馆|汝阳县人民文化馆官网
您好,欢迎来到汝阳县文化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南庄村:特色木偶戏源远流长

243次浏览

核心提示:近日,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公布,洛阳有17个村落榜上有名。这17个村落或建筑风格独特,或文化内涵深厚,均有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记者将带您一一探访它们的“前世今生”。

南庄木偶戏入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焕君在表演

与铁炉营村一样,南庄村也属于汝阳县陶营镇,只不过铁炉营村以三弦铰子书而闻名,南庄村人引以为荣的则是有特色的木偶戏。这种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当地老艺人又称其为肘偶(zhǒu hōu)。

  前世

清末秀才与杖头木偶

看过南庄村木偶戏的人,大都会对它有深刻的印象。那逼真的人物造型、精美的服装道具、灵活的肢体动作……仿佛不经意间,老艺人们就能使木偶戏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

木偶又称傀儡,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代时已可“作傀儡”。北齐时出现了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术相当高超,也就是说,由人直接操纵、能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最晚出现在北齐时期。后来,这种木偶戏经过演变,逐渐有了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盘铃傀儡等多种类型。

“南庄村的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大约诞生在19世纪末,创始人是清末秀才李孟良。”陶营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渠说,李孟良自幼酷爱戏曲,南庄村的木偶戏无论是道具还是表演,处处都有戏曲元素。正因如此,这种木偶戏很受人们欢迎,过去在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尤为红火。

“南庄村木偶戏的传统剧目很多,无论是历史演义、公案小说,还是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都可以用木偶戏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极为分明。”南庄村的村支书李其站告诉我们,现在的南庄木偶剧团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以前木偶表演停过一段时间,1981年前后重整班底,多亏几位老艺人积极响应,又是制作道具,又是组织演出,才把这一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了下来。”

65岁的刘焕君是南庄木偶剧团副团长,他心灵手巧,人又热心,木偶表演所用的道具大多由他制作。

“我制作的木偶,头、手、肘、腕、腰、腿都灵活自如,会做眨眼、张口、喷火等各种高难度动作。表演时,木偶开合折扇、穿衣戴帽、斟酒写字、开弓射箭……一举一动都准确自然,人们当然爱看。”他一边说,一边打开几个大柜子给我们看,里面有各色服装道具,还有成堆的帽子、鞋子,看上去十分精美。

今生

南庄木偶戏风格独具

在当地,老艺人们把“偶”的音发成“hōu”,把木偶表演称为肘偶(zhǒu hōu),意思就是举木偶。

刘焕君说,南庄木偶剧团的成员共有12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40岁出头,算是“老中青”三代结合。大家有时会在一起排练,但大多数时候,人是凑不齐的。“农闲时要外出打工,农忙时要下地干活,只有春节到五一那段时间,我们会集中外出表演。”

在刘焕君家,我们还看到许多木偶道具的半成品。他说:“1981年以前,木偶基本都是木制的,举起来很重。我学木偶戏的时候,把木偶道具改为纸糊的,这样举着就轻松了,不过容易损坏。”说着,他拿起一个木偶,轻轻牵动手杆,木偶仿佛立即活了起来,眨眼、张嘴、闭嘴、转头、抬腿、摆手……各种动作令人目不暇接。

“演出的时候,我们有专用舞台,人在幕布后面举着木偶,对口型、走台步,什么都得做到位,这样才逼真。”刘焕君说,以前木偶剧团演出是“人拉人唱”,即连演带唱,现在已“退步”成了只演不唱。“没人会唱了,再说人手也不够,只能拿录音带配词表演。”

近年来,南庄木偶剧团表演的剧目主要有《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三子争父》《钓金龟》等,他们在郑州、漯河、济源、淮阳、合肥等地都留下了足迹。“春节时候最忙,我们已经连续5年没在家过年了,都是马不停蹄地在外演出。”刘焕君说。

这样具有特色的木偶戏,是很受欢迎的。但在南庄村,木偶戏依然面临着如何传承的问题,究其原因,和铁炉营村如出一辙:表演辛苦,还不挣钱,年轻人不愿意学。好在刘焕君已有了新打算:“下一步,我们的木偶戏将向儿童剧方面发展。无论如何,南庄木偶剧团的牌子一定要打响。”(记者 张广英 见习记者 余子愚 文/图)